来源:大象IPO(ID:daxiangipo) 据统计,2018年共有172家拟IPO企业上会,其中过会111家,被否59家,暂缓表决2家,通过率为64.53%。(不含取消审核,二次上会以最终结果为准)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大象君整理了第十七届发审委在2018年1-12月的工作情况,统计出中介机构过会率、各月新增受理企业、核发批文企业、各月成功上市企业、在审企业情况,方便读者更为全面、宏观的了解2018年全年IPO市场行情。 1、过会数量:中信、广发、中信建投居前三 从过会企业数量上看,今年保荐机构排名前三分别为中信证券14家,中信建投和广发证券各10家,华泰联合证券7家。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2、过会率:15家保荐机构过会率100% 从过会率来看,华泰联合证券、中金公司等15家券商的保荐项目达到100%过会率。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3、各月过会率:1-12月呈上升趋势 2018年1-12月IPO过会率整体呈上升趋势,市场情况好转。1月份过会率仅为40%,而11-12月,过会率稳定在80%以上。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4、上市企业数:各月较为均衡 2018年1-12月,各月上市企业数量差异不大,每月平均有8-9家企业成功上市。2018年各月份上市数大概为2017年各月上市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。 2018年IPO严审常态化,过会率降低,确实影响了上市企业总数,但发审委从“源头”把关,保障上市企业质量,从长远来看,更有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、维持资本市场稳定。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5、过会企业数:江苏省超过广东省 从各省份过会数量来看,江苏超过了广东和浙江,跃居第一。江苏IPO过会企业有22家;浙江省排在第二,有20家;广东省排在第三,有17家过会企业;紧随其后的是上海9家、北京7家。 
数据来源:wind,制图:大象IPO 6、排队企业数:在审企业总数下降 2018年1-12月新增受理企业数呈现先增后减,后期平稳的趋势,从年初的508家,降到现在256家,IPO“堰塞湖”显著消退。目前IPO审核速度有加快的趋势,排队时间将缩减,对辛苦等待IPO的企业无疑是个好消息。另外,符合“即报即审”政策的企业,不用排队,两三个月就能审完。 预计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几月,新增受理企业数会增多。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7、新增受理:各月新增数先增后减 2018年1-12月各月新增受理企业数呈现上升趋势,上半年新增受理企业数递增,六月份达到高峰37家;下半年,新增受理企业数也持续上涨,截至12月27日,12月有25家新增受理企业,一定程度上显示了IPO市场回暖。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8、核发批文:3月份最多,为15家 2018年,截至12月27日,核发批文企业共有99家,其中上交所主板有55家,深交所创业板有28家,深交所中小板有16家。 2018年1-12月,各月核发批文企业数如下表,核发批文最多的是三月份,有15家,其次是一月,有14家,八月核发批文企业也较多有12家。 
数据来源:证监会,制图:大象IPO 总结:2018年A股IPO市场特殊点 1、第十七届发审委被誉为“史上最严发审委”。 2、曾出现IPO“撤退潮”,3月份单月有79家企业终止审查。 3、2018年IPO审核最为关注财务问题、股权问题、持续盈利能力和内控制度等。 4、大发审委“超期服役”3个月,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才上任,发审委人数由66人改为35人。 5、独角兽IPO政策,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。 6、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,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。
|